cnXiv.org

中文论文国际网络发布平台

  首页/HOME    网站介绍    如何投稿    如何写论文    如何查资料    版权保护     关于我们 about us
   

   形式科学   自然科学   应用工程   生命科学   医疗卫生   社会科学   学科交叉

社会科学

>> 论文【主搜索词】搜索 

 

 版权声明 Copyrights ©      联系方式 about us

人类学 考古学 犯罪学 人口学 经济学 教育 人文地理学 历史 国际关系 法律 语言学 政治学 心理学 社会学

 

理想中的以人性为本制度:方向确立与路径多元

作者:CHARLES XIA

xc7788@outlook.com 

2025-07-12

引言

在人类社会不断探索制度正义与政治合理性的过程中,“以人性为本”已成为制度设计的核心伦理诉求。然而,由于人性具有复杂性、历史性与文化差异性,“通往以人性为本制度的道路”并非单一路径,而是需要多元、开放与动态的探索。

本文主张:
我们必须确立一个终极价值导向——即“理想中的以人性为本制度”这一目标终点,作为制度建设的正当性来源与努力方向;
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应承认实现这一理想的路径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不能陷入制度形式的绝对主义或僵化复制。

以北欧福利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为案例分析

In humanity’s ongoing pursuit of institutional justice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human-centeredness” has emerged as a core ethical imperative in institutional design.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historicity, and cultural variability of human nature, the path toward a human-centered institutional order is not singular, but must instead be explored through diverse, open, and dynamic approaches.

This paper argues:

  • We must establish an ultimate value orientation—the ideal of a human-centered institutional system—as both the normative foundation and directional goal of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 Yet, on this basis, we must also recognize the plurality and openness of the pathways to achieving this ideal, and avoid falling into institutional absolutism or rigid replication.

This argument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models: the Nordic welfare state, Chinese-style socialism, and American liberal capitalism.


一、“以人性为本制度”必须承认终点性

1. 制度构建离不开价值方向

  • 所有制度设计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它为了谁?”
    如果没有一个超越当前利益格局、面向人类共同福祉的价值终点,制度将沦为技术管理工具或权力再分配机制。

  • 因此,“以人性为本制度”不仅是一个抽象愿望,更是道义正当性制度评价标准的来源。

2. 终点不是技术模型,而是价值构型

  • 所谓“理想中的以人性为本制度”,不是指一个固定不变的制度架构,而是由如下核心价值构成的方向性目标

    • 尊重人的尊严与自由;

    • 保障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

    • 激发人的创造性与社会参与;

    • 实现公平、正义与制度公信力;

    • 抑制人性中的破坏性冲动(贪婪、暴力、控制欲)。

  • 这些价值作为“方向”,而非“模板”,具有可指导性但不排他性。


二、人性复杂决定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与动态性

1. 人性多面与价值排序差异

  • 人既有利己倾向,也有合作精神;

  • 不同文化对自由、平等、稳定、集体、个人的排序各不相同;

  • 因此,“人性为本”不能被等同为某种唯一制度模型。

2. 历史与文化路径依赖

  • 制度不是在真空中设计的,而是扎根于特定社会的历史脉络、经济基础与文化价值;

  • 一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可能是解放,在另一个国家可能是压迫;

  • 因此,实现同一价值方向的制度路径必须尊重本土条件和历史选择

3. 制度需要自我更新机制

  • 人性会演化,社会结构会变迁;

  • 真正“以人性为本”的制度必须具有反思性和自我修正能力,如:

    • 民主参与机制;

    • 权力制衡与监督;

    • 法治与基本权利保障;

    • 包容制度试错与改革空间。


三、避免两种误区: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1. 警惕“制度终结论”的绝对主义

  • 如某些教条主义把某种制度模式当作“唯一正确形式”,进而压制改革、窒息创新;

  • 这等于误将“方向性理想”变成“制度技术蓝图”,本质是对“以人为本”的误解。

2. 反对“价值虚无”的相对主义

  • 如果否定一切价值目标,只承认制度是“随机演化”的结构结果,就会失去制度正义的道德基础;

  • 这容易导致技术官僚主义、民众冷漠、甚至合法的非正义政权(如“高效但压迫的体制”)。


四、结论:终点存在,路径多元

“理想中的以人性为本制度”作为制度建设的终极方向是不可或缺的,它为制度演进提供了道德正当性与价值坐标。
但实现这一理想不可能也不应是单一路径,而必须在不同文明、社会结构与人性理解基础上,探索出多元、开放且动态的制度形态

这不是削弱理想,而是对理想的尊重:因为人性复杂,所以制度需要智慧;因为理想高远,所以路径应宽广。

——以北欧福利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为案例分析


一、引言

现代制度设计的根本命题之一是:如何构建一个以人性为本的社会制度?
本文认为,“以人性为本”的制度构建必须确立一个清晰的价值方向——保障人的尊严、自由、发展与幸福;同时必须承认制度实现路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动态性,以适应人性本身的复杂性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

我们通过比较北欧福利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三种典型制度路径,来展示制度实践如何因地制宜、围绕核心价值展开不同演化,并提出构建可持续、兼容性强的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One of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modern institutional design is: how can we build a society grounded in human natu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nstructing a human-centered institutional system requires establishing a clear value orientation—namely,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dignity, freedom,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ssential to recognize the pluralistic, open, and dynamic nature of institutional pathways,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both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divers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By comparing three paradigmatic models—the Nordic welfare state, Chinese-style socialism, and American liberal capitalism—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institutional practice can evolve differently around shared core values while remaining context-sensitive. It concludes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building a sustainable and broadly compatibl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二、制度理想的逻辑结构:价值方向 vs. 路径多元

概念 内涵
终极价值方向 尊重人性基本需求:自由、平等、公正、尊严、发展、参与
实现路径 因文化、历史、社会结构不同,具有可比性而非排他性
动态演进机制 包含纠错、反馈、改革与参与机制,防止制度僵化或异化

三、典型路径比较分析

3.1 北欧福利国家模式(以瑞典、挪威、丹麦为例)

  • 价值优先顺序:社会平等 + 高度福利保障 + 市场效率

  • 关键机制

    • 高税收高福利 → 国家提供普遍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 工会与雇主协商机制发达;

    • 民主制度稳定、政治透明度高。

  • 人性取向:强调照顾人类脆弱性,制度帮助个人抵御市场风险与偶然灾难;

  • 优势:社会公平感强,社会信任高;

  • 局限:人口规模小、文化高度一致性、对外部冲击敏感。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为分析对象)

  • 价值优先顺序:集体主义 + 国家治理能力 + 稳定发展

  • 关键机制

    •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与国家调控相结合;

    • 大规模扶贫、共同富裕战略;

  • 人性取向:重视社会整体稳定,制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集体理性;

  • 优势:动员能力强、政策执行效率高、长期战略能力突出;

  • 局限:制度反馈机制需完善,自由权利边界仍在讨论中。


3.3 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以美国为典型)

  • 价值优先顺序:个人自由 + 私有产权 + 市场竞争

  • 关键机制

    • 保障言论自由、宪政法治、选举制度;

    • 极低税负与福利支出;

    •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

  • 人性取向:强调人性中的自主性与创新性,相信自由竞争会带来最优结果;

  • 优势:强烈的个人激励机制、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 局限:贫富分化、社会撕裂、福利保障不足。


四、比较总结:三种路径的异同

维度 北欧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美式资本主义
自由度 渐进扩大 极高(个人)
平等性 极高 渐进提升
国家干预 中度(调节)
制度弹性
社会信任 较高 分裂严重
发展模式 高福利+市场经济 国家主导发展 市场主导、企业推动

各种制度路径在核心价值(自由、平等、发展)上的排序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人性假设与制度设计。


五、政策建议:建设动态人性制度的六个要素

1. 确立价值方向共识

明确制度要为人服务,保障基本尊严、发展、平等与参与,而非服务资本、权力或技术自身。

2. 保持制度的路径多样性

尊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拒绝“制度霸权”和“模板复制”。

3. 构建有效反馈机制

保障制度内生改革能力,包括法治、媒体、学术自由和公众参与。

4. 防止极端制度演化

警惕过度市场化或绝对集权造成的制度异化。

5. 强化公共利益与社会信任

在制度层面建立福利、教育、卫生等基础保障,防止社会结构断裂。

6. 促进跨制度文明对话

鼓励不同制度之间的比较、学习与借鉴,推动“全球共同的人性制度观”。


六、结语

“理想中的以人性为本制度”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模型,而是一个价值终点:自由、尊严、发展、公正与社会可持续。
路径可以不同,但方向必须明确。
我们需要的是制度上的包容、哲学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勇气与文化上的自省,才能共同走向更加人的制度文明。

 

参考文献

  1. Rawls, J. (1999). A Theory of Justice (Rev. 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Sen, A.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 Alfred A. Knopf.

  3. Habermas, J.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MIT Press.

  4. Fukuyama, F. (2011).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5. Sandel, M. J. (2009).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cnXiv.org 以科技信息服务为中心的国际互联网站,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其作品或文章或论文的发表场所。

网站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探索自然,实事求是。

     本站优势--多快好省

  • 多: 面广人多是网络的特点,论文或文章将在利用国际网络搜索服务器上占据优势;

  • 快: 发表时间最快,第一时间使您的论文或成果得以公开发表,在版权上占据优势;

  • 好: 重信誉讲质量全程跟踪服务

  • 省: 酌情收费或免费。